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管理研究前沿 | Does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ur matter with respect to job insecu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k-related 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tract type
研究成果:Does proactive career behaviour matter with respect to job insecu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k-related 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tract type
作者:Sanman Hu (raybet雷電競), Lixin Jiang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 Qiong Zou (武漢科技大學), Mingqian Liu (raybet雷電競)
發表期刊: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在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局勢風云變幻、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猛進發展、零工工作樣態蔚然盛行等背景下,職場環境不確定性不斷攀升,員工工作不安全感已成為職場關鍵工作壓力源。職業健康心理(OHP)領域大量研究充分證實工作不安全感對員工身心健康與幸福感的負面影響,如何有效預防工作不安全感對員工身心的負面影響離不開對其形成機制的充分探索,然而學術界對此仍未給予足夠重視。本研究整合資源保存理論(COR)與自我決定理論(SDT),基于兩階段追蹤匹配的332名中國員工數據,初步探索并考察了員工工作不安全感的形成機制。研究結果表明:作為一種資源投資行為,包括職業規劃、技能發展、職業咨詢、人脈建構等維度的主動職業行為會帶來資源增值及其積極效應。主動職業行為會通過促進工作相關的基本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勝任需要、關系需要)的滿足從而降低員工的工作數量不安全感(對工作存續性的擔憂)與工作質量不安全感(對重要工作特征存續性的擔憂)。此外,勞動合同類型調節主動職業行為與工作相關的基本心理需要滿足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調節“主動職業行為→工作相關的基本心理需要滿足→工作數量不安全感(而非工作質量不安全感)”這一中介路徑。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持有穩定勞動合同(即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員工而言,持有不穩定勞動合同的員工更能從主動職業行為的投資中受益。具體而言,他們的主動職業行為促進更多工作相關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并從而最終降低了工作數量不安全感(但并未降低工作質量不安全感)。該項研究不僅對工作不安全感的形成機制研究,也對兩維度工作不安全感研究、不同勞動合同類型員工的工作不安全感研究等方向具有獨特的理論貢獻,并且對于不確定職場情境中員工工作不安全感的改善提供了切實的實踐建議。
期刊介紹:《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是國際職業開發與管理研究領域享有學術聲譽的優質期刊。該刊2023年度最新影響因子為3.4 (JCR Q1、ABS2),近五年影響因子為4.4,在SSCI (JCR)應用心理學領域113種期刊中排名第28。
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
作者簡介:胡三嫚,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畢業,現為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副教授/碩導、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員工與組織社會心理援助”(EOA)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健康心理研究與組織行為管理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與福建省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在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BS3)、Economic & Industrial Democracy (ABS3)、《心理科學進展》、《心理科學》、《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心理學探新》、《經濟管理》等管理學與心理學領域國際知名SSCI期刊與國內CSSCI期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兩次。擔任Economic & Industrial Democracy、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Current Psychology、《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心理與行為研究》等期刊審稿人。
供稿:胡三嫚
一審:盧 玉
二審:柯育華
三審:周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