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博備用官網開戶app下載學術講座系列第53講在經管607會議室舉行。臺灣東海大學教授周瑛琪受邀擔任主講,我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徐小飛,各系老師及研究生參加講座。
談到講座主題“服務醫療環境研究與投稿分享”,周瑛琪先提到“友善”空間的使用。她以美國醫院的醫療空間和化療中心、日本醫院對色彩的研究、臺灣精神病醫院與政府和家屬建立的網絡關系為例,闡述“友善”空間的具體內容。
周瑛琪解釋“療愈”的定義,即治療身、心、靈的處方,并從宗教角度講解臨床醫學和療愈二者的區別。她指出環境包括物理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同時包含燈光、聲音、顏色、社會網絡等因子。通過回顧關于療愈環境的相關文獻,如《醫療環境分析架構與評估機制》,她進一步分析何為療愈環境。
在療愈環境實例研究中,周瑛琪以臺中榮總醫院為例,詳細介紹了幾個應用研究實驗。如運用情景模擬法探究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候診空間對候診者正負向心情的影響及診間硬體設計及人際因素對病患情感影響等。她點明該研究內容在實際中的應用,即中彰榮家療愈環境方針,并對“被移除的黑板樹乘陰廊道”、“晾衣場空間”、“長廊的設計”、“餐廳的長桌”和“交誼廳的布告欄”五個例子進行具體講解。
針對師生“對性別友善研究的理解”的提問,周瑛琪指出,“改變IT設計使女孩更多接觸科學、在教育上使女孩得到更多學習幫助和無性別廁所的設置都體現性別友善。”她還就“如何判斷病患的偏好”問題與師生展開學術交流。
談及期刊論文投稿要點,周瑛琪指出論文的投稿基本可以分為準備、啟動、等待和修改四個階段。她強調英文論文修改過程中可找有經驗的外教老師協助修改,并針對如何擬題作經驗分享。
周瑛琪,現任臺灣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東海大學副教務長,東海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為醫療環境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決策科學。

周瑛琪教授

講座現場
文:楊瓊慧 圖:藍艷芳